中央电视台:《超级工程》聚焦“华龙一号”海内外工程

来源: 作者:央视财经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5日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超级工程》节目聚焦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海内外工程,揭秘“双胞胎工程”建设背后的故事。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5号机组与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卡拉奇K2机组被称为“双胞胎工程”,ag九游会集团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同时是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的设计总包单位,在华龙一号这个“超级工程”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2017年5月25日,福清核电5号机组穹顶吊装圆满成功,提前计划15天。同年10月13日,卡拉奇K2机组顺利穹顶吊装。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30多年来从未中断过核电建设的国家,“双胞胎工程的创新之举”的意义就在于共享技术,与全球伙伴在核电高端领域齐头并进。

  节目解说原文:

  卡拉奇,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市中心,25公里以外,中国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土建工程已接近尾声。

  这个巴基斯坦最大的核电站,2020年建成后,每年发电量将超过180亿度,可以完全解决卡拉奇及周边的电力供应,支撑起巴基斯坦三分之一的电力缺口。

  卡姆兰(音译)作为中国雇员在这里工作了四年。他从工地上运出最多的就是泥土。他和同事们每天14趟次,三年里总共运走了160万方泥土。这是因为这里独特的泥岩地貌,是全世界建筑师都头疼的难题。

  看似坚硬的泥岩遇水后,会变得极为酥软。宋丰伟带领着中国团队,必须要在这样的地质结构上打造一块全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硬岩基石。已经完成的地基部分深15米。中国工程师们在这里打造了一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十字阀基,无数钢筋通过配套的直螺纹连接头等连接在一起,以确保地基牢固。

  这座十字阀基的钢筋用量达1100吨,而整个核岛的钢筋用量更是高达9.5万吨,比国内核电建设最高标准用量多出10%。这些钢筋足够建起95栋30层高的楼房。

  除了使用大量的钢筋,还把中国最新研制的混凝土配方使用在了这里,让这个地基牢固到足以抵抗10级以上的大地震。

  对抗泥岩的同时,另一个工程重大的节点即将来临。核岛穹顶的预制正在工地的另一侧进行。巴基斯坦工人杜刚(音译)正在焊接穹顶。四个月后,这个全球最大、最重的核岛穹顶要在这里吊装。吊装方案已经完成。但能否行得通,还得等待2000多公里以外来自中国的最新消息。

  中国福清,与卡拉奇一模一样的华龙一号穹顶马上开始吊装。双胞胎工程的创新之举,意义就在于共享技术,与全球伙伴在核电高端领域齐头并进。

  工人们正在安装16根39米长的吊装钢丝绳,每根钢丝绳的受力差必须控制在10%之内。核岛穹顶直径46.8米,厚度却仅为6毫米。风速、风向的变化容易导致16根钢丝绳受力不均造成穹顶变形,无法精准落入核岛顶部只有10厘米宽的导向槽。

  工程总指挥陈国才此时最关心的是风速的变化。风速一旦超过每秒9.8米,穹顶将无法吊装。2017年5月,海边的风速变幻莫测,经常可以从每秒2米瞬间达到每秒13米,这对中国工程师是个严峻的考验。加上钢索等各种起吊组件,核岛穹顶起到总重高达524.6吨。

  起吊总指挥杨建国也正在赶往现场,尽管指挥过上千件核电大部件的吊装,但这一次要完成世界上最大、最重核电站穹顶的吊装,依然是一次全新挑战。杨建国需要和其他四位现场指挥、吊车司机以及45名吊装个人、200多名安装工人默契配合。

  穹顶离开地面的一刻最为关键。吊车司机必要分秒不差地按25%、50%、75%、100%四个受力阶段给16根钢丝绳逐渐加力,并将穹顶下口晃动范围控制在200毫米以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穹顶不变形。

  穹顶稳稳地被吊起,到达6米高时确认平稳之后进入最关键的吊装。此时,吊车司机要将穹顶提拉63米。如此长行程的吊装,考验的是吊车司机的稳、准、匀。吊车移动、臂下移动的速度、方向、工作半径等参数,都是根据当天的风速测定的。

  这是让现场所有人最紧张的时刻。200多名安装个人已经等在43米高的核岛顶部。200多名安装工人用力必须均衡,否则也会造成穹顶变形,导致整个穹顶吊装功亏一篑。

  一部分人抓住绳防止穹顶晃动,一部分人则用手扶着穹顶,边旋转边往下落到合适的位置。像钓鱼一样,丝毫的晃动都会导致鱼钩无法对准鱼群。在近50米的高空,穹顶在风的作用下,任何一毫米的晃动都可能导致穹顶无法精准对位。

  所有的经验来源于三代核电人的积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30多年来从未中断过核电建设的国家。穹顶准确落入卡槽,吊装成功了!

  福清监测中心的吊装数据此时已传送回卡拉奇。现在卡拉奇的当地工人们要为吊装准备更多的技能。这里有超过5000名巴基斯坦工人,中国制定的核岛安全标准已经全部传授给他们。这些工人之前大都是当地的农民、渔夫甚至没有工作。但现在他们已经是卡拉奇第一批核电产业技术工人。

  安全与传承(音译),很喜欢这个中国师傅起的中国名字。今天是他第一天正式上岗。经过培训,他已经熟练掌握核岛各项安全标准。施工现场,传承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工人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华龙一号技术已经出口到英国、阿根廷,还有20多个国家提出合作意向。从基础设施到技术装备,中国正在为人类能源建设不断贡献着力量。

  文字及视频综合整理自央视财经